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mangbook.com

第160章 诛权臣(1 / 2)

这里面说的权臣一共有四个,我们上面已经说过的苏逢吉、史弘肇、杨邠还有王章。

这四个人基本上就是当时刘知远在死的时候,为他的儿子留下来的班底。这里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杨邠和王章。

杨邠的出身算是草根,所以不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书生,算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物,但是做官仅仅是务实那是肯定不行的,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务虚能力,所以现在想当官当大官不仅要务实更要会务虚。

杨邠上位我们商面也说了,原本是苏逢吉执政,但是他让人说杨邠和郭威的坏话,想要把这两个人搞下来,但是杨邠打了一把悲情牌。感动了皇太后,于是杨邠不仅没贬职而且还成功执政,至于苏逢吉则开始靠边了。

等到杨邠做官的时候,的确是干了不少的事情,他一个特点就是务实公正,毕竟是草根出身,所以真正到了执政的地位,他还是更多的代表着农民或者说底层士族的利益的。

我们还是那句话,杨邠务实的能力很不错,但是务虚不行,没有大局观,只适合做一个地方或一个方面的长官,而不是个做一个执政全国的宰相。

他做宰相的时候就觉得,只要是国家有钱,军队能打仗,那就行了,至于文化还有礼仪传承之类的都是浮云啊。

其实杨邠这个人务实还是不错的,但是太张狂了,而且有些时候做出的一些决策也是比较搞笑的,甚至出现了不少的政策失误。

他曾经要求天下出行的人,全部都要带着路引,结果百姓们一时间还不适应,差一点搞的天下大乱,最终只能废除。

说他张狂,那是因为曾经有一次他和刘承佑议事的时候,因为一个决定刘承佑有点担心,于是就问道:“这件事咱们商量好了,但是别人要是说闲话咋办呢?”

当时杨邠就大手一挥十分豪气的说道:“陛下你不要说话,有我们在,谁敢乱说话。”据说当时听到这句话的随行大臣,都吓得不轻,这杨邠眼里到底还有没有皇帝啊。但是杨邠却像是没事人一样,淡定自若,刘承佑心里也气得不轻。

后来太后的弟弟李业想要当个官,于是就找到了杨邠,结果杨邠二话不说就拒绝了,而且还把李业批评了一下,这让李业很郁闷,原本来求个官这算是啥事,但是一板一眼的杨邠就是觉得,就是不能开这个口子,想要当官,真材实料的本事拿来,这样的话才能体现公平公正。

但是李业也不是一般人,他和太后是亲戚,和刘承佑有时候好伙伴,所以李业在刘成业的身边经常说一些坏话。

可是刘承佑知道,这些人都是自己的依仗,要是把它们杀死了,谁来给自己治理国家,刘承佑年轻,但是这不代表他傻。

不过后面的几件事,渐渐地让刘承佑对于杨邠的看法改变了,刘承佑想要册封自己的一个妃子耿氏为皇后,但是杨邠不同意,后来耿氏死了,按照中国的规矩,死者为大,现在刘承佑退而求其次,想要按照皇后的礼仪安葬耿氏,这按理说只要是皇帝同意,就应该没啥问题的问题,到了杨邠这里,还是俩字:“不行。”

这件事让刘承佑开始对于杨邠心生不满,觉得这老家伙指手画脚,不干好事。

总的说来杨邠这个人还算是不错的,他有能力但是能力不足以做一国的宰相,他生活作风方面也是很不错的,不收受贿赂,就算是接受了也是送给皇帝,这样的人物的确是刚硬的起来,但是最终还是得罪了刘承佑,在加上李业等人说坏话,最终还是不免一死。

王章,他在后汉主要是就是负责税收和国库,一句话,就是为国家搞钱的,他这个人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命运多舛,但是他有个好岳父,白文珂,咱们前面说过的一开始就被派去平定李守贞可比廉颇的七十三岁的老将军。

在白文珂的帮助下,王章保住了小命,随后就跟着刘知远,刘知远当了皇帝他就是三司使,刘承佑当了皇帝,他主要官职三司使还是没变,其他的一些荣誉官衔到时又增加了不少。

他当三司使我觉得还是比较称职的的,而且的确是做的不错,在平定三镇之乱的时候,郭威在前面打仗,他就在后面负责粮草督运还有军饷的筹集。

曾经刘承佑对郭威说不让他担心后勤,自始至终郭威都不曾为后期发愁,这就是因为当时王章的确是干得不错。

当时天下就那么大,国库收入也就那么点,现在前线粮草充足,国库丰盈,国家的钱不少,那谁的钱少了呢?

毫无疑问,就是老百姓们的钱少了。咱们这期也说过,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鼠雀耗,这一部分要百姓再缴纳正常税收的时候额外缴纳,现在王章把这一块又增加了不少,反正是鼠雀耗,谁也不知道老鼠麻雀能够吃多少,这都在当官的一句话。

那时候发钱的是够,都是八十文作为一百文,但是到了王章的时候,却又变了七十七文当做是一百文钱。

那时候百官的俸禄都是发一部分钱,发一部分实物,这些实物一般都是国库中或者军营中不用的东西,再发出来的时候,已经被高估过价格了,但是等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